传递模法(transfermoulding)又称传递成型或注压成型。热固性塑料的进口O型圈一种成型方法,模塑时先将模塑料在加热室加热软化,然后压入已被加热的模腔内熟化成型。
制造热固性塑料制品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,也用于橡胶加工。用于橡胶加工时,橡胶料(可以先行预热)在加料室内加热、熔融,再在加压下进入加热的闭合型腔内,经过固化后(或硫化),脱模即得制品。
传递模塑与模压相仿,都借助于压机,但又有注射成型的特点,模具设有浇口和流道。
传递成型优点:
制品性能均匀,尺寸准确,质量高。
能模塑带有精细或易碎嵌件和穿孔的制品,并且能保持嵌件和孔眼位置的正确。
制品废边少,可减少后加工量。
模具的损耗较小。
传递成型缺点:
这种方法要求热固性材料,用于橡胶制品加工时,胶料必须流动性好,硫化快。
模腔、浇口、流道中剩余料无法回收,原材料损耗稍高。
模具费用较大。
注射成型技术
注射成型(Injection Molding )是指有一定形状的模型,通过压力将融熔状态的胶体注入模腔而硫化成型。
工艺原理是:将固态的塑胶按照一定的熔点融化,通过注射机器的压力,用一定的速度注入模具内,模具通过水道冷却将塑胶固化而得到与设计模腔一样的产品。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,也可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。
注射O形橡胶密封圈适用于橡胶硬度不高,流动性较好的橡胶材料,但大直径O形橡胶密封圈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却很少,尤其直径超过500mm的O形橡胶密封圈。
注射成型优点:
减少飞边,节省胶料。
操作方便,劳动强度低,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。
相较于模压成型,生产效率高,提高生产效率4~7倍、简化工艺,减少操作人员数量。
避免了产品成型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产品品质偏差。
提高制品的均匀性、稳定性、尺寸准确性和合格率。
注射成型缺点:
温度的影响在较高的模温下制品中聚合物大分子松弛过程较快,分子取向作用和内应力都会降低。
开模缩列及易出现气泡、疏松、凹缩、花纹等外观缺陷。
胶料必须流动性好,硫化快,易产生因胶料的流动汇性差而不能充分的流动,从而使胶料在流动汇合处不能完全融合。
注胶量不足和接头痕迹。
模腔、浇口、流道中剩余料无法回收,故原材料单耗稍高。
模具费用较大。